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仙来居伴奏网

 找回用户名密码
 註@冊
查看: 107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心情] 标准化坑了谁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UID
264651
帖子
6378
主题
4865
金币
5531
激情
2154
积分
6199
注册时间
2008-6-12
最后登录
2013-2-2
跳转到指定楼层
1
发表于 2012-1-22 14:05:0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今年高考前一天是端午,微博上狂转一个关于屈原的段子,说屈原选择这一天投江自尽的原因是因为害怕参加高考,尤其是写作文,因为作文的要求总是文体不限,诗歌除外。  这当然是个笑话。要知道,屈原这样的大文学家可不是只会写诗,真要写高考作文,自然不在话下。古代那些名满天下的诗人,写一篇好的文章显然没有问题。到了近现代,诗改白话,文去文言,徐志摩戴望舒的散文不差,当代诗人中,北岛于坚的随笔也是一流。可以这么说,好的诗人不会写出坏文章,好的文人不一定能写出好诗。相对文章来说,诗歌要求则更精准,更玄妙,称得上是语言最高端的博弈。
  但是,高考阅卷是需要标准的。选择题填空题有标准,阅读理解文言文分析有标准,作文也有标准,作文的标准虽然不像八股文那么讲究“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手、起股、中贬、后股、束股”,但是也有几个重要的标准,如主题突出,语言流畅,中心思想明确,论据充分、字迹工整等。考官把这些标准往任何一篇作文上一放,分数自然就分出了高低。
  不过,诗歌恰恰很难找到一个评判的标准,越是好诗,这个标准就越模糊。既然这个标准难以统一,那么高考作文必然就要让诗歌走开。这不是诗歌的悲哀,而是高考的悲哀,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。这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还停留在各种标准里,表面上看,这种标准是一把衡量好坏的标尺,其实,是自我束缚的枷锁,束缚了想象力、表现力,束缚了自由的思想,束缚了人们对汉语的美感认知。
  再多说一点,我们这个社会的标准越来越多了,越来越像一个标准化社会,标准固然是件好事,但是很多东西是无法用标准去衡量的。计算机运算再迅速再准确,也写不出《红楼梦》;数码相机镜头再好,像素再高,也拍不出《蒙娜丽莎》。如果有一天,全世界真的完全标准了,那满大街走着的一定不是人,而是机器人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@冊


联系微信QQ:5087708 Email:5087708@qq.com
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,仅供试听,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