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仙来居伴奏网

 找回用户名密码
 註@冊
查看: 1887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长篇] 鬼谷子的策略妖刀 [复制链接]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UID
264651
帖子
6378
主题
4865
金币
5531
激情
2154
积分
6199
注册时间
2008-6-12
最后登录
2013-2-2
跳转到指定楼层
1
发表于 2008-11-27 14:24:50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有人说:从事销售工作,没有什么秘诀可言,就是要勤奋努力。

毋庸置疑,勤奋是决定行销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因素。然而,现实生活中:优秀的行销人员虽然都具有勤奋的素质,但是,具有勤奋素质的行销人员,却不一定会成为行销高手。

有人可能拜访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才能获取一个客户,而有的人则仅需要几次乃至十几次就可以搞定一个客户。

我们佩服前者的勤奋执着精神,但是,我们更欣赏后者的行销智慧。

还记得以前我们讲过的那个求职者的故事吧,那位老兄尽管干了三四年的销售工作,也积累了一定的销售经验,但是,他的行销能力竟然还停留在一个很初级的水平上。

我们戏称这样的业务员为“计程器”式的行销人员,在他们身上,只能看到其行销经历的里程数,而看不到行销技能的本质性提高。

今天,商业化竞争异常激烈,行销工作不再是体力劳动型的工作,更是脑力劳动型的工作了。随着未来商业竞争的白热化,智力因素将会成为决定行销成败的主导因素。

因此,在确定情报参照系之后,这一章我们将要探讨行销的另外一个重要课题——行销的策略分析问题。

在行销这个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,行销人员们会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,也许有些问题在目前任何一部行销教科书里或者行销课堂上,都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。但是,行销人员们必须要经常地面对它们,并解决它们。

例如,行销人员会经常面对这样的问题:

—— 客户出尔反尔,不守信用;

—— 客户快要与竞争对手签约了;

—— 客户顽守阵地,拒绝任何沟通;

—— 客户曾经被你的公司或同事得罪过;

—— ......

那么,“缝隙原理”是什么样的策略工具呢?


墙上的缝隙


    一个农夫砌了一堵墙,非常漂亮、坚固。
    过了一年又一年,风吹雨打,墙上开始出现一些裂缝了,但是农夫毫不在意。
又过了一年,这些裂缝开始越来越大了,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墙体坍塌了。
    有人说,如果早一点维修墙体,可能墙体的寿命会更长久些。
    这位农夫的不智在于:没有在事物可以挽救之前而采取补救行动。

    鬼谷子认为,事物的发展,就像那墙上的缝隙一样:
—— 先是从细小处开始;
—— 之后缝隙越变越大;
—— 逐渐发展成为无法弥补的裂缝;
—— 最终墙体倒塌。
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的启示是:
—— 如果令墙体坚固长久,就要在缝隙细小时将其补牢;
—— 如果令墙体倒塌,不妨促使缝隙更加变大,直至墙体的倒塌。

    这就是鬼谷子的“缝隙原理”,非常形象也非常简单,但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却是非常的深刻,对于我们从事行销工作启发意义甚大,可以帮助我们:
—— 获得商业合作;
—— 提高自身防御能力;
—— 有效地打击竞争对手,
等等。
    现分别介绍如下:

一、利用缝隙原理获得商业合作


    行销中,运用“缝隙原理”可以迅速地发现商业机会,采取有效方式影响客户,建立合作关系。
    谋略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“避实击虚”,发现对方的弱点、漏洞,集中优势力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    例如,与客户洽谈合作时,如果客户总是纠缠:
…… 价格、
………… 质量、
……………… 服务
等方面的问题,可能有些问题对你并不有利。
    这时候,你可以尝试从其它途径来寻找影响客户的办法。
    例如,发现客户的:
…… 需求、
………… 兴趣、
……………… 弱点、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习惯
等等。
    这些都是可以改变客户观念的“缝隙”,只要将这些“缝隙”进一步扩大,变成一种革命性的力量,就可以将客户的态度扭转过来。


麦凯的办法


    美国著名商业人物麦凯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
    我曾经多次拜访一名女采购人,但一直没有获得合作的机会。
    后来我发现她是个摔跤迷!于是我立刻决定投其所好。
    第二天,我跑到她办公室,告诉她我有办法弄到摔跤大王乔治比赛的票,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场边位子。
    我邀她同行,或者我让出来,由她另邀别人。
    看得出来,她内心非常矛盾:
—— 接受呢,聪明如她,当然明白我送票的动机;
—— 不接受呢,又舍不得放弃如此好的座位。
    最后摔跤的魅力战胜了理智。
    她终于接受我的票,但坚持票钱由她出。
    在她接受我们,给我们订单前,我孤军奋斗却毫无斩获,现在我们的订单愈接愈多。(《攻心为上》)

    在上述故事中,我们认为麦凯的成功绝非是送对一张票那么简单,实际上,这些年由于麦凯坚持不懈地努力,已经将客户拒绝的心理围墙上的缝隙搞得很大了,而那张票不过是最后轻轻的一击罢了。
    利用“缝隙原理”获得客户,有时候可能不会像上述故事那么见效迅速,很多情况下,你只能默不作声地将缝隙做大,只至客户对于你的心理围墙倒塌为止。
   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像是“煮青蛙的故事”,在盆中注满水,放进去一只青蛙,青蛙会很自在地游动,这时候将水温慢慢地加热,由于水温上升缓慢,开始时青蛙依然会感到比较适应,因此,继续在水中游动。最后,当水温上升到某个高度,青蛙开始承受不住时,它已经失去跳出去的力量了。

二、利用缝隙原理打击竞争对手


    运用“缝隙原理”打击竞争对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竞争方式。
    行销中,抓住竞争对手策略中的小漏洞而大做文章,最后达到“以彼之道还制其人之身”的效果,是“缝隙原理”的又一个发挥。
    1985年那场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配方之战,就是百事可乐利用可口可乐改变新口味配方的机会,大做宣传而导致可口可乐声誉受损的一场经典之战。

    行销中,每家企业或者个人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,如果运用“缝隙原理”来处理问题,总可以发现许多机会。
    如今的商业界,销售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,犯些商业上的错误是十分常见的,于是行销高手们更加视这一策略为获得成功的秘诀,而不愿意与他人分享。

    A公司的销售代表拜访一个大客户很久了,但是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合作,原因是该客户与B公司一直合作很好。
    后来,B公司的销售代表外调其它地区,并且做了一些不得人心的事情,结果令该客户十分恼火。
    A公司的销售代表获悉后,立即加强宣传攻势,终于从B公司的原有份额中争得一块“大蛋糕”。
    作者从事行销工作多年,回过头来总结成功经验时发现:很多客户都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失误而“意外”获得的,而且这类客户的获得有时候非常容易,比你直接向客户推销的效果要强几倍甚至几十倍!

三、利用缝隙原理提高自身防卫能力


    运用“缝隙原理”提高企业自身的防卫能力,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:
—— 一方面,可以防止竞争对手跳出来争夺你的客户资源;
—— 另一个方面,可以消除你与客户合作中所产生的各种危险因素。
    事物发展中出现的缝隙,不但对于获得客户、打败竞争对手是十分重要的。同时,对于加强自身实力,提高行销“防火墙”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
    由于缺乏智慧的修炼,许多行销人员对于策略的谋划水平很低,他们可能是行动上的勇士,但却常常表现得有勇无谋,像一个莽汉。
    例如,许多人在制定行销策略时,总是想当然地制定各种策略,而很少考虑其所制定的策略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,这实在是缺乏智慧的表现。
    也有些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应该从利与弊两方面来综合考虑,制定策略,但是实际操作时并不理想,究其原因:
—— 一方面是实践经验有限;
—— 另一个方面则是缺乏系统的谋略思维训练。
    因此,我们一直主张行销人员应该多阅读有关谋略文化方面的案例,虽然许多案例与我们从事的行业与工作情况并不相符,但是其阐述的智慧、道理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还是很大的。

    鬼谷子说:
—— 没有智慧天赋,就不会有效地管理社会;
—— 不经过刻苦钻研,就无法掌握自然界的奥秘;
—— 不认真探索事实的真相,就不会成就名声;
—— 军事素质存在严重缺陷,就无法指挥作战;
—— 不懂得辨别真伪,就无法了解别人;
所以行动的取舍之道,必先有自知之明,然后了解彼此之长短,就可以采取:
—— 进取;
—— 回避;
—— 联合;
—— 分解、
等手段了。
    谋略思维的修炼靠小聪明是不能够提高的,一定要经过系统地学习才行,现在市面上有关谋略思维的书籍很多,这在China古代是不可想象的,那时候的帝王们最怕的就是老百姓掌握谋略之道了,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,怎么能够不好好地珍惜呢?!
    现代企业经常会与客户搞些商业应酬式的活动,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。但是在操作这些活动时,由于不够谨慎,常常会导致商业合作上的损失。

    A公司为了加强与客户的感情,年终搞了一次盛大的晚宴加抽奖活动,邀请许多客户参加。活动搞过之后不久,其中一个客户的生意额明显下降。
真是令人不可思议!
    A公司的销售人员去拜访调查,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。
    经过与关系熟悉的人员沟通后,才知道:那次抽奖活动唯独这个客户参加的几个人都没有中奖,而那些大的客户却拿走了很多奖品,令该客户怀疑A公司有意讨好这些大客户,而没有将该客户放在眼里。
    虽然是一件小事情,但是由于策略上一个小小的疏忽,却造成了大的损失。

    行销策略的制定,需要辩证地分析出策略的长短利弊,以及潜在的危机。这些危机也许开始的时候并不显眼,但是,当它们逐渐积累起来以后,常常可以毁掉一个优秀的行销策略。

“回扣”的缺点


    商业上的“回扣”现象,作为一种不公开的行销手段,曾被一些企业积极地运用过,且不谈其违反法律的程度,由于这些企业过于热衷执行这种“回扣”式的行销策略,往往导致一开始效果不错,但是很快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。
    一旦客户养成拿“回扣”的恶习,就会变本加厉,不论你的后续产品有多么优秀,客户都会首先考虑你的“回扣”情况,并且价码会一升再升,直到你承受不了。
    对于企业来说,为了降低由于“回扣”而增加的成本,只能是或者偷工减料,或者放弃合作,无论哪一种行为企业都吃不消,而且也养成了行销人员过于依赖“回扣”的情况,行销能力明显地退步,实在是得不偿失!
    “好的”效果是一时的,但不良的影响却是长久的,这就是“回扣”式行销策略的利与弊,而且从长远来说,利远小于弊。

    在事物发展之初就发现微小缝隙,并且能够预测缝隙发展的前景,这需要行销人员拥有显微镜式望远镜式的观察能力。
    对于事物初始变化的敏感性洞察,以及远景发展的前瞻性预测,需要详细地考察分析,鬼谷子智能行销工具的主要分析方法是“反应思维”,而考察的方法则主要是捭阖技术

象牙筷子惹的祸


    从前,商纣王(商王朝最后一任国君)忽然要用象牙筷子吃饭,箕子对此深感忧虑,他认为:
—— 用象牙筷子后,就不会使用普通菜碗吃饭了,一定要配用宝玉做的杯子;
—— 用象牙筷子和玉杯吃饭喝汤,一定不会去吃普通的菜汤,一定要吃豹子胚胎等珍贵食物了;
—— 吃了豹子胚胎等珍贵食物,一定不会再穿着粗布衣服,住在草屋之中了,就要穿织锦缎做的衣服,住在宽敞的房子里,坐在高高的土台上了。

    果然,过了五年,商纣王:
—— 搞起了挂满肉的场所;
—— 设置了烤肉用的铜格;
—— 登上了酒糟堆积成的小山;
—— 面对着盛酒的池子畅饮。
    结果百姓负担加剧,天下大乱,商朝因此灭亡。

    箕子从商纣王使用象牙筷子这一现象入手,运用联系、发展的眼光推论出商纣王将开始腐化堕落并走向灭亡的发展趋势,确实是见常人所不能见的高手。

    敏锐地发现缝隙现象,运用“反应思维”可以预测出缝隙的发展趋势,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比较有限。
    实践中,鬼谷子主张对于可疑的、不明确的现象,应该做进一步的调查,其调查的方式就是运用捭阖技术,通过不断地扯动、刺激,来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。

    对于一颗蛀牙,牙科医生会先用镊子、小刀之类的工具敲敲碰碰,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,来确定牙齿的病变程度,再决定是将牙拔掉还是堵上。

    掌握了鬼谷子策略工具中的缝隙原理,可以明显地提高行销人员的行销力与思辨力,这是行销人员经常会用到的行销工具,也是许多行销灵感的直接来源。


策略工具三:长短利害原则


    成功的行销人员,必须头脑冷静而客观,精于计算,能够辩证地分析事物得失,在各种复杂的商业操作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
    鬼谷子策略工具中有“扬长避短”与“趋利避害”两个原则,由于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与互补性,故而我们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。

    鬼谷子人际兵法古称纵横、长短、勾距之学,强调利害形势的辩证分析。
在《鬼谷子》的书中,对于长短利害原则的论述尤其为多,因为鬼谷子实在是太了解普通人的毛病了:
—— 头脑简单;
—— 感情用事;
—— 认识肤浅;
—— 自以为是,
等等。
    掌握长短利害工具之后,分析问题会更加深刻、本质,策略制定也会更加合理,可以:
—— 简化复杂困难的行销问题;
—— 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的本质;
—— 创造性地制定行销策略。
    行销中,这一策略工具包括两方面应用:
—— 趋利避害原则的行销发挥;
—— 扬长避短原则的行销发挥。
    下面分别论述:

一、趋利避害原则的行销发挥


    商业行为,追求利益的最大化,损失的最小化。
    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有多种方式,人们的观点可能会千奇百怪,但是在鬼谷子看来,人们的任何行为与观点最终都符合趋利避害原则。

    然而,由于行销中所打交道的每个人物,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物,而不全是经济动物,加之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信仰理念是各不同相的。因此,实践中运用趋利避害原则的时候,切不可盲目照搬一些书本上的理论,而应针对具体的人物进行个性化分析,站在客户的立场上,分析客户的利害得失,就可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行销策略了。

    现在,行销人员们虽然都知道了解客户利益需求的重要性,以及探询这些利益需求的必要性,但是,由于缺乏进一步探询这些利益需求的经验与能力,实践效果并不理想,实在是差强人意。

    鬼谷子说:观察那些飞虫与爬虫,其行为动机无不是趋利而避害,掌握了趋利避害的原则,就有希望获得成功了。

   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客户所以接受你或拒绝你,一定是有其内在原因的。
    但是,许多行销人员往往不愿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,往往是行销成功了,就觉得一切结束了,往往不会进一步探讨成功的原因;行销失败了,则总是焦虑万分,只想到如何妥协、投降,如何让利给客户,以便能获取客户的欢心,却从不关心客户的真实情况。
    这实在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思维习惯!

    经常运用趋利避害工具,总结、分析行销成败的原因,经过一定数量的实践积累后,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行销人员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修方法。

    我们知道,一些现代式行销技术都是以产品为核心而开发的,因此,其所探讨的利害观点,往往是针对产品本身,而没有过多地从合作的意义上来考虑。
因此,一些行销培训班上培养出来的行销人员,不过是战术上的行销专业人士,而绝非战略上的行销高手。

    那么,什么是战略上的行销高手呢?
    战略上的行销高手们,不单单从产品本身出发,来寻找合作的可能,而且更擅于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,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,通过巧妙地联系,来建立合作关系。

    有人说,实际上客户购买的并不只是你的产品本身,还包括你的一整套合作方案。我们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。
    优秀的行销人员,其所推销的应该是一整套切实合理的方案,产品只不过是这套合作方案中的一部分,方案中的其他内容还应该体现出客户的其他利益需求。

    A公司的行销人员去拜访一个客户,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,但是这家客户已经与B公司建立合作了。
    尽管A公司的技术实力要比B公司的强很多,但是这家客户认为目前与B公司的合作还不错,而且A公司的一些产品虽然技术先进,但是价格偏贵,推广起来困难较大。
    A公司的行销人员认为,客户的拒绝理由有些牵强,尽管A公司的许多高科技产品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并不广泛,但是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。
    “一定是B公司给客户的利益很丰厚!”A公司的行销代表认为。

    由于几次拜访都谈不下来,A公司的经理决定亲自出马,A公司的经理首先并不急于向客户推销产品,而是先来了解这位客户负责人的背景,并获得下面信息:
—— 这位负责人上台时间不长;
—— 这位负责人的资历一般;
—— 这位负责人目前很有权力;
—— 当初是这位负责人与B公司洽谈的合作;
—— 该客户与B公司合作的生意额并不大,
等等。
    这位销售经理分析了上述情报后,运用利害工具,得出这样的结论:
—— 这位负责人可能有些背景;
—— 从合作的生意额上看,B公司不会给该客户更好的利益条件;
—— 这位负责人地位并不稳固,还需要更多的“政绩”支持;
—— 当初这位负责人与B公司建立合作并不完全是出于生意上的考虑,而是出于“政绩”上的考虑;
—— 这位负责人所以坚持与B公司的合作,是不想否定自己先前的决策;
—— 如果能够提出一套新的合作建议,既保全了这位负责人的“面子”,又可以令该负责人觉得更能够体现其领导的高瞻远瞩,无疑会很有希望。
    于是,这位销售经理与行销代表开始寻找合作的新“卖点”,提出了一套新的合作方案,既保全了那位负责人的“面子”,又提高了该负责人在单位中的威信。
    果然,那位负责人又产生了合作的兴趣,经过几个回合,达成了协议。

    上述案例中,A公司的销售经理利用利害工具,分析问题显得很有深度,触及到了某些关键性的问题。
    相反,A公司的行销代表由于经验有限,虽然也利用了利害工具来分析客户的利益,但是显然分析得并不到位,也不对路,只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利益来泛泛地分析、判断,结果反倒得出了错误的结论。
    A公司销售经理与行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,代表了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解析水平。
    遗憾的是,行销人员在分析问题时,更多的是从那位行销代表的角度来运用趋利避害工具,结果自然事倍而功半。
    面对同样的客户,不同水平的行销人员由于解析能力不同,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截然不同,这就是水平的差异,也导致了行销最终效果的天壤之别。

    那么,如何更好地利用趋利避害工具从事行销活动呢?
—— 首先,要有高质量的情报信息做基础;
—— 其次,要有相当程度的社会经验积累;
—— 最后,要善于从各种情报信息中找到有独特影响力的线索来。
    A公司的行销代表由于社会阅历不够,故而其分析客户时,只是从简单的商业利益角度来惯性地思考问题,结果分析失误;A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社会阅历较深,故而其分析客户时,还综合了客户负责人的:
—— 职业;
—— 资历;
—— 职位;
—— 职位心理;
—— 客户内部状况,
等等因素。
    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,那位销售经理解析出了客户负责人目前的某些迫切心理,工作的开展变得“柳暗花明”了。
    行销中,善于运用趋利避害工具的人,往往会像神探福尔摩斯那样,能够处理许多稀奇古怪的行销问题。
    需要强调的是,运用趋利避害工具与客户打交道,在向客户陈述各种利害得失时,有时候要学会艺术地陈述这些利害得失。虽然这是很小的事情,但是不懂得这样操作的人,有时候会犯大错误。

    鬼谷子认为,在与人物打交道时,虽然本质上谈的是利害分析,但形式上却要用易于接受的表面道理来包装。这样,由于通过表面道理来包装各种利害关系,成功会变得更加圆满。

    与客户打交道时,要注意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虚荣心强。特别对于China人来说,“面子”观念至关重要。
    因此,过于直白地阐述合作的利害关系,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,相反,将这些利害关系用一些易于为人所接受的道理来包装,则客户们无论是虚荣心上,还是内心需求上都会产生强烈的认同。
    例如,明明是想通过合作来替代得罪了客户的某公司产品,但是一定要从新产品更好,服务更佳等原因来给客户“找理由”,使得客户认为,他采购新产品,是为了替换过时的旧产品,尽管他心理可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
    这样的情况,行销中很常见。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UID
264651
帖子
6378
主题
4865
金币
5531
激情
2154
积分
6199
注册时间
2008-6-12
最后登录
2013-2-2
2
发表于 2008-11-27 14:26:57 |只看该作者
策略工具三:长短利害原则
成功的行销人员,必须头脑冷静而客观,精于计算,能够辩证地分析事物得失,在各种复杂的商业操作中保持着清醒的头脑。
鬼谷子策略工具中有“扬长避短”与“趋利避害”两个原则,由于二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与互补性,故而我们将二者放在一起讨论。
鬼谷子人际兵法古称纵横、长短、勾距之学,强调利害形势的辩证分析。
在《鬼谷子》的书中,对于长短利害原则的论述尤其为多,因为鬼谷子实在是太了解普通人的毛病了:
—— 头脑简单;
—— 感情用事;
—— 认识肤浅;
—— 自以为是,
等等。
掌握长短利害工具之后,分析问题会更加深刻、本质,策略制定也会更加合理,可以:
—— 简化复杂困难的行销问题;
—— 一针见血地发现问题的本质;
—— 创造性地制定行销策略。
行销中,这一策略工具包括两方面应用:
—— 趋利避害原则的行销发挥;
—— 扬长避短原则的行销发挥。
下面分别论述:
一、趋利避害原则的行销发挥
商业行为,追求利益的最大化,损失的最小化。
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有多种方式,人们的观点可能会千奇百怪,但是在鬼谷子看来,人们的任何行为与观点最终都符合趋利避害原则。
然而,由于行销中所打交道的每个人物,都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物,而不全是经济动物,加之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信仰理念是各不同相的。因此,实践中运用趋利避害原则的时候,切不可盲目照搬一些书本上的理论,而应针对具体的人物进行个性化分析,站在客户的立场上,分析客户的利害得失,就可以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行销策略了。
现在,行销人员们虽然都知道了解客户利益需求的重要性,以及探询这些利益需求的必要性,但是,由于缺乏进一步探询这些利益需求的经验与能力,实践效果并不理想,实在是差强人意。
鬼谷子说:观察那些飞虫与爬虫,其行为动机无不是趋利而避害,掌握了趋利避害的原则,就有希望获得成功了。
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。客户所以接受你或拒绝你,一定是有其内在原因的。
但是,许多行销人员往往不愿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,往往是行销成功了,就觉得一切结束了,往往不会进一步探讨成功的原因;行销失败了,则总是焦虑万分,只想到如何妥协、投降,如何让利给客户,以便能获取客户的欢心,却从不关心客户的真实情况。
这实在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思维习惯!
经常运用趋利避害工具,总结、分析行销成败的原因,经过一定数量的实践积累后,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行销人员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自修方法。
我们知道,一些现代式行销技术都是以产品为核心而开发的,因此,其所探讨的利害观点,往往是针对产品本身,而没有过多地从合作的意义上来考虑。
因此,一些行销培训班上培养出来的行销人员,不过是战术上的行销专业人士,而绝非战略上的行销高手。
那么,什么是战略上的行销高手呢?
战略上的行销高手们,不单单从产品本身出发,来寻找合作的可能,而且更擅于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,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,通过巧妙地联系,来建立合作关系。
有人说,实际上客户购买的并不只是你的产品本身,还包括你的一整套合作方案。我们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。
优秀的行销人员,其所推销的应该是一整套切实合理的方案,产品只不过是这套合作方案中的一部分,方案中的其他内容还应该体现出客户的其他利益需求。
A公司的行销人员去拜访一个客户,推广他们的科研成果,但是这家客户已经与B公司建立合作了。
尽管A公司的技术实力要比B公司的强很多,但是这家客户认为目前与B公司的合作还不错,而且A公司的一些产品虽然技术先进,但是价格偏贵,推广起来困难较大。
A公司的行销人员认为,客户的拒绝理由有些牵强,尽管A公司的许多高科技产品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并不广泛,但是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。
“一定是B公司给客户的利益很丰厚!”A公司的行销代表认为。
由于几次拜访都谈不下来,A公司的经理决定亲自出马,A公司的经理首先并不急于向客户推销产品,而是先来了解这位客户负责人的背景,并获得下面信息:
—— 这位负责人上台时间不长;
—— 这位负责人的资历一般;
—— 这位负责人目前很有权力;
—— 当初是这位负责人与B公司洽谈的合作;
—— 该客户与B公司合作的生意额并不大,
等等。
这位销售经理分析了上述情报后,运用利害工具,得出这样的结论:
—— 这位负责人可能有些背景;
—— 从合作的生意额上看,B公司不会给该客户更好的利益条件;
—— 这位负责人地位并不稳固,还需要更多的“政绩”支持;
—— 当初这位负责人与B公司建立合作并不完全是出于生意上的考虑,而是出于“政绩”上的考虑;
—— 这位负责人所以坚持与B公司的合作,是不想否定自己先前的决策;
—— 如果能够提出一套新的合作建议,既保全了这位负责人的“面子”,又可以令该负责人觉得更能够体现其领导的高瞻远瞩,无疑会很有希望。
于是,这位销售经理与行销代表开始寻找合作的新“卖点”,提出了一套新的合作方案,既保全了那位负责人的“面子”,又提高了该负责人在单位中的威信。
果然,那位负责人又产生了合作的兴趣,经过几个回合,达成了协议。
上述案例中,A公司的销售经理利用利害工具,分析问题显得很有深度,触及到了某些关键性的问题。
相反,A公司的行销代表由于经验有限,虽然也利用了利害工具来分析客户的利益,但是显然分析得并不到位,也不对路,只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利益来泛泛地分析、判断,结果反倒得出了错误的结论。
A公司销售经理与行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,代表了两种不同层次的思维解析水平。
遗憾的是,行销人员在分析问题时,更多的是从那位行销代表的角度来运用趋利避害工具,结果自然事倍而功半。
面对同样的客户,不同水平的行销人员由于解析能力不同,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截然不同,这就是水平的差异,也导致了行销最终效果的天壤之别。
那么,如何更好地利用趋利避害工具从事行销活动呢?
—— 首先,要有高质量的情报信息做基础;
—— 其次,要有相当程度的社会经验积累;
—— 最后,要善于从各种情报信息中找到有独特影响力的线索来。
A公司的行销代表由于社会阅历不够,故而其分析客户时,只是从简单的商业利益角度来惯性地思考问题,结果分析失误;A公司的销售经理由于社会阅历较深,故而其分析客户时,还综合了客户负责人的:
—— 职业;
—— 资历;
—— 职位;
—— 职位心理;
—— 客户内部状况,
等等因素。
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,那位销售经理解析出了客户负责人目前的某些迫切心理,工作的开展变得“柳暗花明”了。
行销中,善于运用趋利避害工具的人,往往会像神探福尔摩斯那样,能够处理许多稀奇古怪的行销问题。
需要强调的是,运用趋利避害工具与客户打交道,在向客户陈述各种利害得失时,有时候要学会艺术地陈述这些利害得失。虽然这是很小的事情,但是不懂得这样操作的人,有时候会犯大错误。
鬼谷子认为,在与人物打交道时,虽然本质上谈的是利害分析,但形式上却要用易于接受的表面道理来包装。这样,由于通过表面道理来包装各种利害关系,成功会变得更加圆满。
与客户打交道时,要注意人性的一大弱点就是虚荣心强。特别对于China人来说,“面子”观念至关重要。
因此,过于直白地阐述合作的利害关系,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,相反,将这些利害关系用一些易于为人所接受的道理来包装,则客户们无论是虚荣心上,还是内心需求上都会产生强烈的认同。
例如,明明是想通过合作来替代得罪了客户的某公司产品,但是一定要从新产品更好,服务更佳等原因来给客户“找理由”,使得客户认为,他采购新产品,是为了替换过时的旧产品,尽管他心理可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。
这样的情况,行销中很常见。
二、扬长避短原则的行销发挥
最高明的行销策略,在于
—— 用己之长,避己之短;
—— 攻彼之短,避彼之长。
扬长避短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工具,可以帮助行销人员化被动为主动,反败为胜。但是实践中,我们发现许多行销人员总是在上“战场”时忘记使用这一工具,结果常常被竞争对手们打得“鼻青脸肿”,好不狼狈!
鬼谷子认为,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策略,聪明之人所以能够从旧的成功走向新的成功,甚至从失败中获得成功的转机。一定是掌握了事物长短利弊的辩证关系,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当中:
—— 用自己的长处与竞争对手的短处较量,就会轻而易举,事半功倍;
—— 用自己的短处与竞争对手的长处较量,就会犯错误并难逃失败的命运。
鬼谷子策略工具的运用,有时候会显得很繁琐,因为它总是强调要反复计算出彼此双方的长处与短处,并策略性地用己之长来克彼之短。
谋略大师孙武认为,战场上的胜利不是在发起总攻的那一刻才体现出来,而是远在双方交战之前,在指挥室里的谋划就已经决定了的,因为:
—— 多算者胜率大;
—— 少算者胜率小。
鬼谷子的另外一位学生,杰出军事家孙膑就是善于运用长短谋略的高手。
孙膑的谋略
鬼谷子的学生、著名军事家孙膑曾经当过齐国大臣田忌的参谋。当时,齐国赛马之风很盛,游戏规则是:
—— 上等马进行决赛;
—— 中等马进行决赛;
—— 下等马进行决赛;
最后以三种马获胜的总比分来确定胜负。
以往每次比赛,由于田忌的马不如齐王的马好,结果赛马总是田忌输。于是孙膑建议田忌:
—— 用下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;
—— 用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赛;
—— 用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赛。
结果正如孙膑所料,田忌2:1获胜!
这种建立在扬长避短原则上的博弈思维,无疑是鬼谷子策略工具的精华所在。

如今,各种形式的商业竞争无不体现了非对称式的竞争策略:
—— 防御战;
—— 进攻战;
—— 侧翼战;
—— 游击战;
等诸多战术战法都被派上了用场:
—— 你走品牌路线,我走价格优势;
—— 你有实力控制大客户,我则走小客户路线,积小为大;
—— 你有实力搞大范围的宣传活动,我则通过直销,将类似产品送到千家万户;
—— 你开拓,我跟进;
—— 你跟进,我提高门槛;
—— 你侧重技术优势,我则侧重服务优势,
等等。





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天外飞仙

伴奏爱好狂

Rank: 4

UID
299842
帖子
388
主题
87
金币
4600
激情
266
积分
4669
注册时间
2008-11-26
最后登录
2022-4-18

贡献勋章

3
发表于 2008-11-27 16:22:19 |只看该作者
俺也是个搞业务的,觉得此贴甚妙!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註@冊


联系微信QQ:5087708 Email:5087708@qq.com
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,仅供试听,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