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来居伴奏网
标题:
方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文明是一个共同概念
[打印本页]
作者:
落魄狭
时间:
2012-6-3 12:54:18
标题:
方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文明是一个共同概念
现在的年轻人热衷在网络上使用武汉方言交谈,形成一种以字注音的“网络方言”,导致出现许多错别字。为此,武汉的语言、文史、曲艺等专家和民间爱好者聚集一堂,推出了“武汉词语规范用字”第一部分,共90个词(详见本报26日A03版报道)。 连日来,这个活动在读者和网友中产生热烈反响,近百位读者打来电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,近千位网友在微博和论坛上就此事进行评论。
昨天,记者在微博上统计,发现有一半的网友支持规范武汉话用字,另外一半的网友则认为“没必要”。
网友“Vincent”在微博上评论说: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许多古汉语的东西,反而在方言中较多地保留了下来,方言词真要追本溯源,也是能在古汉语中找到踪迹的。感兴趣者研究一下并告知大众是他们的责任。
另一些网友看了《武汉词语规范用字表》误用示例后,表示虽然是错别字但“更能表达出武汉话的味道,有生活气息”。
也有网友对此表示无所谓的态度,网友“任意Rage”就说,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,愿意学习的就学,不愿意学的也就由它去吧。
也有外地网友由此对武汉话产生兴趣,网友“laolian53”就说道:第一次到武汉,感觉他们说话可以谱曲。
七旬老人曾编写“家庭方言教材”
在众多读者中,张兆德老人对武汉方言的见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昨天,在武汉市楚剧院的家里,张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。
张老今年76岁,曾任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,对武汉的文化历史一直非常关注,曾组织过武汉市第二次文物普查工作。
“只有地方的,才是民族的,只有民族的,才是世界的。”张老一再强调这个观点,他说方言是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,这次规范用字的活动对方言是一种保护。
2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,让张老对方言的继承和发展,有了一种“危机感”。当年,张老的母亲说的是老武汉话,他的孙子们已开始听不懂。于是,张老就自编了一套“武汉方言家庭教材”,收集了200句武汉方言,送给孙子和外孙每人一本,教他们学武汉话。
但是,张老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,他认为,把武汉方言用字完全规范“很难做到”。首先,许多汉字已不再使用,还有许多是生僻字和繁体字。其次,随着武汉历史发展、地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,同一个词的发音也发生了变化,很难统一。他举例说,武昌、汉口、汉阳虽然说的都是武汉话,但发音各有不同。在1957年长江大桥未建成前,区别很明显,但大桥通车后,随着人员来往频繁,区别越来越小。
他建议,集众人之力编撰一部《武汉方言词典》。首先,向武汉市70岁以上的老人收集武汉方言,然后进行分类。关于用字,能找到相应的汉字,就使用那个字,如果找不到,可用意思相近的汉字,加上汉语拼音,最重要的是,一定要加上注释,把词义解释清楚。
至于“网络方言”的“以字注音”,张老表示并不担心,因为语言有自然选择和淘汰的过程,“成为不了主流,破坏不了方言”。
方言专家盼编新《武汉方言词典》
武汉语言文化专家、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朱建颂认为,规范方言用字的活动非常有意义,可以如实地把方言用汉字表达出来,加强交流。汉字是为汉语服务的,方言是汉语的一部分,有人认为方言可以随便写,这是不对的。如果有的字写不出来,可以用同音字、意思相近的字来代替,但绝不能乱写。
从实用方面来说,用汉字写方言,是为了让人看懂,语言和文字的作用就在于此,起不到这个作用,语言就成了“黑话”、“秘密语”,没有普及价值。
朱教授说,1990年他曾编撰过一本《武汉方言词典》,但随着时代的变化,里面有些内容需要修改。为了武汉方言的传承和发展,重新编著一本完整的武汉方言大词典,是非常必要的。
“武汉方言是武汉文化的根。”朱教授希望“有关部门能够重视,组织方言学者和民间人士成立武汉方言研究中心,由权威机构来规范方言汉字的使用。”
市语委办方言用字暂无统一标准
关于方言用字规范化的问题,记者采访了武汉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喻志军主任,他说,用错别字写方言,可能是有些人喜欢根据自己的习惯错误使用文字,这个现象对于他们来说,也是一个新课题。关于方言用字,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,有些方言还要请专家进行论证,语委办对于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关注的。
谈及武汉方言的地位,喻志军说,方言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,文明是一个共同概念,社会各界人士如今对方言用字规范问题这么关注,表明社会对方言文化的重视,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。同时他也请相关专家和广大市民多提意见,多多挖掘武汉方言文化,最终通过各方共同讨论,寻求一个较完善的解决方案,市语委办也会对相关课题持续关注。
欢迎光临 仙来居伴奏网 (http://64.32.13.156/)
Powered by Discuz! X2